学校成绩单算加权还是算数?
我是学统计的,我们专业在加权计算的时候会把课程成绩换算成标准分数(具体怎么换算我忘了),然后加权求和。而计算平均成绩时用的就是原始分,即卷面分。 至于各位答主所说的“百分制”我认为应该是按照原始分的百分制转换方法来计算,即把每个科目的满分按百分比换算成100份,然后各个考试科目满分相加得到一个总百分制的成绩。这个百分制成绩再按照一定系数转换得到GPA。 我所知的百分制换算公式是: GPA=[(Z-X)/Y]*4 其中, X 为每个科目满分 Y为每个科目总分 Z 为每个科目换算后的百分制成绩 例如:某学生数学考了150分,英语考了120分,线性代数考了90分,概率统计考了80分。若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总分为160分,那么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各占总成绩的75%;若语文考130分,数学考150分,外语考120分,那么三门功课的成绩均摊,每门课占133.3%,即每科满分100分计,GPA=(100-X/Y)*4,其中X为每个科目满分,Y为每个科目总分。
当然,不同的学校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可以咨询一下系里面负责成绩单的老师或者教务老师。
学校成绩单用加权平均分:
1、大学成绩会采用学分绩点,需要加权平均,突出主修课程成绩。
2、企业计算工资的时候,由于职位的级别不同,薪水高低不同,需要加权平均,反映大多数人能拿到的工资。
3、公司盈利评估的时候,不同区域销售量不同,需要加权平均,才能整体评估该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前景。
算术平均数:是统计平均数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较为简单易懂的平均数计算形式,适用于总体内各单位同一数量标志值差异不很大的总体。
加权平均数:各种标志值因为重要程度的不同,在计算平均数时要作为权数;各个变量值重复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变量出现的单位数;总体标志总量。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
1、计算方法有区别: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得到的平均数,用所有数值加总后除以数值个数;加权平均数是根据分组的组中值和每组观察值出现的次数计算的。
2、适用情况有区别:如果各组的组距相等,那么每组的组中值均为该组数据的平均水平,适用算数平均数;如果各组的组距不相等,那么各组的组中值的平均水平不能反映总的平均水平,适用加权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