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老师推荐信怎么写?
谢邀~ 作为在申请季帮助超过100位同学撰写推荐信的老师,我稍微有些经验可以分享。 在介绍如何撰写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2020年的申请季,那一年的三月,由于疫情的影响,多数学校的申请系统都开放得相当缓慢。因此很多学生的文书和材料都还来不及准备好。 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名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他的专业是信息工程。因为专业背景比较“硬核”的缘故,他本身申请到的offer其实并不多,拿到面试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 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我,告诉我他终于拿到面试的机会了!而且学校还是他向往已久的UCLA。我顿时感到十分惊喜,立刻着手开始帮他准备面试。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在某些问题上的思考存在明显逻辑错误,而且他对一些知识概念的理解也很狭隘。当我指出这些问题后,他马上表示,啊,原来是这样呀,我真的没想到诶。然后我会结合着我的理解给他补充完整。 第二天再见面时,他又像变了一个样子。之前的种种短板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某个问题深刻的逻辑链以及清晰的知识框架。
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在对我讲他的想法时,我会适时地提出质疑。而他的回答又常常能让我耳目一新。 就这样,在多次的交流中,他渐渐完善了自己的申请素材。最后,他不仅拿到了UCLA的offer,也收获了其他名校的offer。 而这,也正是推荐信的意义所在。好的推荐信能够全方位地展现申请人的优点,让招生官看到学生没有露出的那一面、发现申请人潜在的优势。
那么,怎样的推荐信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呢?首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老师和学生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才能在推荐信中畅所欲言。 如果同学们能和教授之间建立这样一种关系:上课时认真听讲,及时做好课堂笔记,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平时就展现出对于课程内容及其相关的学术研究的兴趣,那么在写推荐信的时候,老师和申请者就能轻松地完成双方既定的目标:让申请人在尽可能短的篇幅内,展现最为全面的样子。
当然,在申请季到来之时,学生们往往已经具备一定实力,完成学业任务,并展现出对所学专业的热情与信心。此时的老师就能更容易地写出一篇优质推荐信。 但如果是刚入学不久的新生,在和老师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入手。比如,可以展示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和理解,主动提出自己对课程设计的疑问和建议,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好学、善于思考的学生。这样也能达到吸引老师的目的。一旦两人建立了稳定的师生关系,写推荐信就水到渠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