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北美本科新生有多少?
我申请的时候好像没有统计新生人数,但当时我们系里大概40%是国际生(我后来选的专业中国人很少,大部分是韩国人和伊朗人),而整个学校国际生的比例大概是15%。 我毕业的第二年学校统计了我们专业国际生的比例达到67%(当然这里面有不少是读了二年的),至于为什么读了一年走了这么多学生,原因无他,学费太贵、打工政策太糟以及很难适应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所致;
我在校期间曾经参加过一个类似于中国高考招生的会议,会上介绍了近年来入学的新生在种族上的变化情况,白人新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而亚洲学生的比例则年年上升(除了华人以外还有印度人和伊朗人),到毕业那年已经接近50%了…… 不过到了大二下学期开始,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学校经费紧张,加上当时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左”的一位——比尔·克林顿,于是学校开始大幅削减国际生奖学金金额,同时提高本地生和大陆新生的学费以弥补资金不足的情况。
因此从那时起,虽然学校招收的国际生数量仍然连年升高,但奖学金的力度却越来越小,能拿到全奖和半奖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到后期甚至出现了只有奖学金才能读这个专业的“奇观”(比如我的研究生同学,同样是香港人,同样学CS,因为我是拿全奖所以可以跟我一起混,但他只能拿半奖因此只能读两个学期)。
在美国以及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居民,只要年龄在18岁以下,政府都必须提供包括高中在内的中小学免费教育。因此北美地区的大学新生都是指高中毕业的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经过大学的择优录取程序,最后确定录取的新生。按照2011年的数据,北美高中毕业生超过300万,进入大学学习的接近70%。其中本地学生学费在1-2万加/美元/年,如果从国外转学分或者移民留学,学费一般是本地学生学费的5倍左右。2010年的数据,加拿大的大专院校共有345所,大学95所,大学本科学生数约60万,每年毕业15万左右,新生15万左右。北美大学本科采用宽进严出的原则,因此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淘汰和退学的概率很高,同时也会不断有新的学生补充进来。在北美没有毕业率的说法,一般来说大学四年的学生,有四分之三可以获得学位,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无法在四年获得学位,需要再学习一年左右才能毕业。
需要指出的是北美大学采取学分制,在加拿大一般是120-130个学分,相当于160门课程就可以获得本科的学位,而在美国的大学一般也是120个左右的学分。在加拿大,大学的学士学位分为一般学士、文学士和理学士。其中一般学士,所修课程中一般文理课程不低于40个学分,但在文科或者理科的任何一个领域中没有修满30个学分。文学士要求在人文领域中修满30个学分以上。理学士要求在理科领域中修满30个学分以上。学士学位也分普通学位和荣誉学位,普通学位要求修120-130个学分,而荣誉学位要求修140个学分以上。由于采取学分制,学生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转学,比如从2年制的学院转学到4年制的大学,从中等规模的大学转学到知名大学等。此外在美国本科的学生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更换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