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留书读本科的学生多么?
不多,我们专业(通信工程)40个人只有5个同学选择出国读书,还有几个是去香港和内地的学校。选择出国的都是成绩比较优秀(GPA3.2以上) 并且有其他特长(竞赛、科研等)的同学;这些学生一般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比较开明,认可“知识无国界”的理念,支持子女留学深造。不过也有个别家境贫寒的学生,凭借优秀的GPA和顽强的毅力申请到国外的学校,他们大多会选择奖学金覆盖比例较高,甚至全奖就读的院校和专业。
我是1998年毕业的高中生,当时刚刚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国内有好几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都可以接受高考成绩+英文能力测试+作品集申请设计类专业(UI/UX Design),于是我选择了北京林业大学(B.I.T.)。
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的面试问题 “如果你考砸了,你的父母会批评你还是自己?” 我答“我会先骂自己,然后再认真准备下一次考试” “如何看待大陆人抢注‘携程’、‘去哪儿’等商标?” (那时候刚加入WTO,许多企业开始出海拓展业务) “如何评价《大话西游》?” (那可是1998呀!星爷的铁板烧还没下架!) 最终我被录取了,拿到学校的宿舍和奖学金,只需要支付学费即可。我的很多同学选择复读再考,因为他们觉得能够拿全额奖学金的机会难得。但也有同学放弃机会,因为觉得复读的风险难以预估——万一第二年题目更难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