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用什么语言?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尝试以一个普通港人的角度来简单说说看。 我1980年出生于香港,在启聪学校(The Chinese Deaf School)上到中五(高中),之后参加香港联合高考,考入大学;我小学同学有聋有健听,我们互相用普通话交流完全没有问题。 中学时代,同学们都使用手语,老师会教我们书写繁体字,我们之间传递信息用的是短信或者传呼机,联系家长用的电话。每次去老师办公室问题,老师都会把答案写在纸上交给校务老师送到我们手中。
我们和听人一样学习数理化生史地政,同样要应付考试升学,不过听人和聋人之间的分数是有差别的,比如语文、英文听人考满分是15分,而我们只有12分。 我们和听人一起升读大学,不过我们选的学科必须是手语能实现的,比如工科,因为需要很多的物理化学知识,这些是很难用手语表达的,我们就选择了文科。
毕业后工作,我的同事听人的同事有很多是外国留学生,他们交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给我打电话汇报时通常都是说“你好,文主任(Wen Director)”,因为不知道我的名字啊!呵呵。而我的聋人同事则经常自嘲自己是“哑巴”,我则是“瞎子”,因为我们彼此之间沟通完全没问题嘛,呵呵
后来有了孩子,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小学中学,他们和小伙伴听得聊得根本没有问题,不过回家总是要用中文聊聊一天的生活,毕竟父母是中国人不是吗? 但是如果谁敢侮辱中国,伤害中国人的尊严,哪怕是我们的子孙,我们也可以用最流利的粤语骂个狗血淋头。
现在孩子大了,都在国外读书,听说他们那英语比我还流利。而我在香港上班,和客户沟通毫无障碍,偶尔去台湾或者澳大利亚或美国出差也没有问题。
所以你看,语言这东西,是个工具,真正有问题的是文化上的歧视和不平等。如果哪天你来到香港,只要你没有说话,我们都能理解你的意思,如果你说了,我们没有听懂,我们可以请翻译。 至于你说为什么电视电影里老听到“阿尼哈赛托普”,这是香港人的自我嘲讽,就像外国人老笑话我们发音不标准一样,笑自己太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