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博士优势大吗?
“工博”这个概念太宽泛了,我来讲讲我认识的几个工博生的例子吧。 某位前辈是传统工科,博士,职业早期在华为海外工作,后来回国进入某通信设备商(规模小于华为),担任产品总工、研发总监等要职。 他属于技术专家型理工男,对技术的钻研和认知水平都很高,从工程师到部门领导,再到公司高级管理,始终在技术领域深耕,现已经退休,在南方某市颐养天年。 还有一位也是传统工科,本硕博士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毕业后顺利进了一个国企,从事科研工作。
一开始他的研究课题就是利用自己所学,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一年以后,他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企业和部门的嘉奖。他是技术导向型的理工男,喜欢钻研技术,善于解决问题,虽然不善言辞,但做事靠谱,现在也已经在那个企业做了管理的岗位。 还有几位工学博士,一毕业就进入了外企,做技术支持或者销售,他们不从事技术研发,却掌握着技术的命门。
他们知道行业里的各种技术标准、规则、惯例;他们熟悉企业之间的利益纠葛和政治;他们了解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前景;他们精通行业里的英文合同条款和技术文件;他们能谈笑风生地跟任何人谈技术……他们属于技术通才,在技术知识普及的基础上,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技术和商业的知识,现在都已经是年薪百万以上的金领。 最后一位,也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工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我本人。我是典型理工男,智商平常,只够在一个不知名的211高校混个硕士。
我热爱学习,只是不喜欢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收获了我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来自某个不知名高校的工学博士学位,让我的人生完美收关! 我没有选择继续深造,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于是我就参加了工作,成了一名码农。
我熟悉算法和数据结构,我会用C语言写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我能熟练地使用Java、JavaScript、PHP中的一种或几种开发Web应用程序,我会正则表达式,懂基本的Linux命令和简单shell脚本,甚至还能写点Python脚本。我在工作中慢慢学会前端相关知识和技能,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全栈工程师。 现在我拥有多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工学博士学位,虽然这些学位没有给我带来金钱和名声上的收益,但我仍为拥有它们而感到幸运并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