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经济学类专业有哪些?
从历史沿革来看,经济学专业可分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两个分支;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开设的是西方经济学专业。 作为学科,“西经”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具体的专业,它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出现的(1984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经济学人才,因此该专业的报考人数多年来一直位居前列。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的经济学院设置的专业中,都属于经济学门类中的经济学一级学科,其中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 Economics、金融 Math 等 20 多门课程。
在本科阶段,多数学校设置的四大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和会计学。其中,前两者属于经济学科的“基础课”,后两者属于经济学科的“专业课”。 除却以上,还有很多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对社会需求的认知,设置了不同侧重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劳动人事相关专业、北京大学开设的健康卫生相关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的知识产权方向等等。
总体来说,现在所有开设经济学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设置了以下这些核心课程: 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虽然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上显示的课程名称都是“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等,但是每个学校对这几个概念的定义是有自己特色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如北大光波导课堂上给学生的教材是斯蒂格利茨和克鲁格曼著的《经济学》(第四版),而人大给学生的教材是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两所名校给学生开出的课程基本一致,但是所依据的经济学教材版本却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