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有什么福利?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民生问题上的理念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所以政府的各项政策都是围绕着老百姓的生活而开展的。作为中国人,可以享受到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公民无法企及的福利待遇。 社会保险方面 中国公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社保(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和公积金两大块。
与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区别在于,中国的社保采取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即不管收入高低,只要是在职职工都要参加社保;另外,社保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除了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各种社会公共支出外,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属于个人所有,积累用于退休后领取。
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农民,无论年收入多少,只要在中国境内定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就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带来的权益。 2019年8月,人社部发布《2019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状况》显示,全年共查处拖欠劳动报酬案件5.27万件,涉及劳动者4.26万人,追回工资等薪资待遇3.55亿元。 住房公积金方面,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均应缴存住房公积金。自2010年开始,每年将6%以上的财政收入投入公积金的补充,确保公积金能够按时足额发放给职工个人。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中国政府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2018年底,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5436万人,比上年减少45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累计结存达到64889亿元,比上年增加11261亿元。
教育方面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坚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免费中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保障所有孩子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还给予补助,对家庭困难的研究生提供“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和奖学金)岗位,帮助完成学业。
在高等教育领域,政府通过设立大学奖学金,提供贷款资助等方式来支持大学生完成学业。例如,对于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对于研究生而言,符合条件的可获得研究生助学贷款,贷款金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5万元;高校在校生还可申请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免交学杂费。中国还有不少高校实行奖、贷、助、补相结合的混合资助学生模式。 在职业教育领域,国家设立了职教专项补助,用于改善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水平。
中国还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举办各类慈善机构,开展助学扶困等活动。
卫生计生服务方面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巨大。2018年,国家医疗卫生总费用达5886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减少1.3%。 在中国居住并持有身份证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防疫保健、计划生育、传染病报告、预防接种和其他健康促进项目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政府还酌情给予医疗救助。对于老弱病残等群体,医疗机构开通优先就诊、住院等服务。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还有不少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居民没有医疗保险,2016年底,国务院下发通知,将对包括四川凉山、云南怒江在内的8个未脱贫县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的医保体制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