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西班牙为板鸭?
关于“板”与“鸭”的起源,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来自刘德明所著《西班牙史话》(1943年): 十七世纪西班牙作家塔隆(Juan Manuel Taron)所著小说《塞维尔城的闹鬼别墅》中有一个章节名为“A Una Paloma y un Aguilucho”(一只鸽子与一幼鹰的故事),文中出现“una paloma de España,un aguilucho de los reinos de León e Castilla”(西班牙的鸽子,莱昂和卡斯蒂利亚的幼鹰)等句子。
这种称呼传到美国之后,又经过当地人的演绎和改造,变成了“A Bird in Spain is a Guilty Thing”(在西班牙的一只鸟是有罪的)。至于“鸭”字,据作者考证应该是因为十八世纪法国人用“canard”一词指代西班牙人而造出的词。“板鸭”就成了“A Bird of Spain Is a Good Dinner” 的简称。
然而,以上说法存在诸多疑点。首先,“板”或“鸭”并不存在于西班牙语中。其次,尽管“Una Paloma y Un Aguilucho”这个章节被收录于多部书籍之中,但该名称并无其他版本。美国历史学家查普曼认为,将西班牙称为“guilty thing”的风俗起源于英国,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而英国人类学家埃尔德雷德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也证实,将敌人称作“guilty thing”的风俗确实起源于英国。 但上述来源都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是“板鸭”而不是其他的称谓传入中国。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抗日战争时期,由贵州进发的中央航空部队与由云南飞来的中华民国陆军飞行队曾一度统一隶属于中央航空公司,共同执行对日的侦察任务。这两个飞行队的制服上都印有spain字样,供地面人员识别时可用。
由此,作为附属物的“棒鸭”就与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飞机的舷窗向外俯瞰,如同坐在板子上一样。随着飞机翱翔于天际,这个“板上的国家”也就闻名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