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研生是不是很累?
众所周知,日本的大学生毕业后不会直接安排工作,大多数人都是先在工作单位里当一段时间的“研修生”,边学习边工作。最近,有日本媒体刊文指出,这些“研修生”的工作非常辛苦,甚至有人累倒在工作岗位。那么,去日本留学当修研生是不是很累呢?需要做什么准备?
“研修生”属于国外劳务输出的特殊职业,是由日本民间的派遣公司往当地企业派出的非正式员工。这些被派出的研修生,主要工作是生产配合(即加工生产方面的工作)、服务(店铺职员等),也有一些是在日本从事工厂的清洁、维护等“琐碎”的工作。与日本的一般社员的待遇相比,这些研修生的时给(1小时的工资)要低很多,大概是800到1200日元(约合人民币50至80元),而且工作时间长,超过10个小时是常见的,有的甚至达到12个小时以上。
在待遇如此低廉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为什么依然从国外聘请大量“研修生”呢?事实上,这跟日本企业的用工制度有关。受制于日本人口红利的丧失和国民老龄化趋势,加上经济持续低迷,日本企业已经逐渐放弃“终身雇用”的理想,改为以“能力”用人。对于没有大学学历,或尽管有学历但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进入企业后往往从基层做起,即先当一年左右的“研修生”,学习工作技巧、经验,为日后成为正式员工做准备。
尽管如此,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仍然不愿意当“研修生”,其中一个原因是体力上的巨大付出。日本媒体曾引述部分中国学生的诉苦:“从早到晚一直工作,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累得都快散架了。”还有人表示,当“研修生”的辛苦是难以言表的,“在日本根本不知疲惫为何物”。还有媒体报道,有的中国学生刚来日本时身体素质好,经过几个月的“研修生”生活,身体亮起红灯,患了低血糖症,甚至瘫痪、猝死。
在日本,中国人当研修生多数是来自中国东北的农村学生,他们来日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而且,在日中国人在职场上受到日本人的排挤,因而更愿意主动付出更多的劳动,赚取更多报酬。但同时,也有些原因是出于语言不通带来的误解。有一次,一个中国学生因为听不懂日本师傅的叮嘱,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手上夹着的薄铁板已经发红发热,当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手已经受到严重烫伤。
所以,要成为“研修生”,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不仅要适应体力上的巨大消耗,还要习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歧视。当然,日本“研修生”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日本企业解决人才危机的同时,也让国外劳动者付出不小的血汗和泪水。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日本企业应该对“研修生”采取灵活制度,给予更多的关怀;另一方面,日本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和处罚力度,防止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