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玛格丽特学校在哪里?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圣玛格丽特女校,这所学校在法国历史上是非常有分量的存在,许多法国名流,比如波旁-坎伯雷家族的伊丽莎白夫人,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的儿子夏尔·菲利普王子都在这里读过书。很多电影以这里的时光为背景或者素材拍摄而成,如《天使爱美丽》、《恋恋情深》等。 那么,为什么一所学校能够存在上千年,甚至成为法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并被印在500法郎的纸币上呢?这就要说说它的历史了。
12世纪时,为了培养未来虔诚的天主教徒,一群修女创建了一所学府。这所学校位于巴黎西南约96千米的小镇博让西(Beaurevoir)附近,被群山环绕,环境优美,是一所女子私校。学校以罗马帝国皇后、基督教圣母玛利亚的名字命名——“Gratia Beata Margareta”,简称“SMGM”。
1803年,拿破仑下令关闭所有修道院和教会学校,但圣玛格丽特学校因有国王的特许而得以保留。不过,当时学校里只有6个学生。1860年,在拿破仑三世的特许下,学校收回了由修女们管理的权力,转为由天主教牧师及法国教育部共同管理。自此以后,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到1950年左右达到顶峰。
二战期间,由于学校的宗教背景,它成了许多犹太女孩躲避战火的家园。据估计,有1.4万至3万名犹太人曾在战争期间在这里避难。1940年至1942年间,共有超过3000名犹太儿童来到这所学校。这些孩子大部分来自欧洲大陆,有的是在学校里安静地学习,有的则从事手工劳动。他们的日常起居都受到最严格的监视,禁止接触任何可能带来危险的东西。虽然生活在孤岛上的犹太人非常艰难,但是他们在圣玛格丽特学校的生活条件要比在欧洲大陆好得多。 然而,尽管圣玛格丽特学校努力保护这些年轻人免受敌对势力的侵害,还是有7位学生因为与德国人的矛盾而遭到毒打或枪杀。1942年1月,14岁的贝娅(Béatrice Bensoussan)因为拒绝放弃自己的犹太信仰而被迫离开学校,她的家人随后将她送入巴黎一家难民营。几个月后,贝娅试图通过瑞士领事馆逃往美国,但最终在马赛附近的机场被捕,并于1943年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1945年,贝娅作为幸存者被解救出来。她于2013年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