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经济学科目有哪些?

孔忠华孔忠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本科经济学科目的设置和划分按照经济学的学派来分主要有两大类,一个是芝加哥学派(以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为主),另一个是凯恩斯学派(以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为主),其他的比如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学派开设的课程会根据学校、导师的研究方向而有所不同。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名称:

1.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课程内容主要是亚当斯密的开山之作《国富论》和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以及后来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到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之后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学等。

3.计量经济学

对实证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EViews软件操作及应用、各种常见经济模型及参数估计、预测。

4.货币银行学

中央银行的职责、职能、制度、业务、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性质、功能、业务范围、利率的形成、风险及其管理、公司理财。

5.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务、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汇率形成与波动、国际金融体系。

白雪彦白雪彦优质答主

一、学科简介

经济学是以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经济学从不同的侧重点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过程、经济问题,形成了一个相当宽泛的学科体系,有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应用等,还形成了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史学派、计量经济学等一系列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从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数学、地理、政治学、心理学等角度对经济学进行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学的改革、复兴在中国展开,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经济科学人才,经济学也成为各高校的热门学科,高校培养的经济类人才达五六十种。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理论,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熟悉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能应用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具体经济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包括中国经济通史、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制度经济学和历史学、人口与经济发展、现代化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史、工业经济史、教育发展史等。

四、专业特点

1、课程涉及面广,如人口与经济发展专业不仅要研究人口科学的基本理论、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同时也要研究关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理论知识。

2、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经济分析理论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数学、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计算机、统计软件,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3、既重视经济科学理论学习又重视经济实践。

4、部分专业与历史学、人口科学、教育学等交叉学科渗透结合,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

五、就业方向

主要到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及有关教学、科研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到有关的编辑部门任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