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本科值得上吗?

章新禹章新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4+0中外合作本科毕业。 美国Top50大学本科录取,免TOEFL和SAT成绩。 英国G5高中毕业。 三所学校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之一(在我们省是重点中学)。 我去英国的时候,刚满18岁,在美国读高二,过去读A-Level课程,最后拿到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的offer。因为对工科感兴趣,最终选择了帝国理工,专业是工程物理。 我是从初中开始出国读书的,在湖南长沙,当时想申请美国名校,于是去了当地最好的私立高中——明德学校。

入学考试的时候,我数学考了满分,英语仅差一分满分的,被分到了“天才班”。这个班的定位跟国内所谓的“奥数班”差不多,每年从班级里筛选几个学生参加美国的数学竞赛,如果得奖可以助签申请到不错的大学。但学得很辛苦,压力很大,周围同学都比自己基础好。

后来,我通过了托福考试,申请了五所美国大学的本科,全部被录取,其中两所给了全奖。但是需要补充一点背景资料的是,我被帝校这一栏圈出来的几所大学录取了,但因为一些个人和家庭原因,最后并没有去就读。

为什么不去呢?因为帝校给的全奖只包含I-20(办理签证的材料之一),而没有SSN(社会安全号码),也就是说没有拿绿卡的机会;而且专业的选择也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之内。虽然学校给了很高的GPA加分,但是要完成这么多的学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本科阶段很多学科的内容对于国际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比如生物、化学等)。所以如果要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还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去国外读书这个问题。

除了美国留学,我还申请了英国的研究生,拿到了三所学校的offer,因为想要一个排名高的学校,最终选择了UCL(伦敦大学学院),专攻计量经济学。因为UCL的这个专业只招有数学背景的学生,而我的数学不是强项,所以在英国读研期间还是很吃力。 但不管是美国的还是英联邦的体制,在本科这个阶段,对留学生本身语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国外读过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你周围的同学们都不是普通的少年,大家都是带着“我要读好学校!”的目标一起成长的。这种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另外,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做,没有人帮你分担。无论宿舍的打扫还是作业的完成,都需要你自己一个人做决定并执行。而在英国,虽然也提倡独立,但是在生活的各方面还是有很多人可以帮助你。在刚刚出国的那段时间,我还是有些无法适应美国那种一切都要靠自己做的心态。

不过,不管怎么说,最后我都拿到了理想大学的offer.

轩辕思远轩辕思远优质答主

国外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这也是相对于国内本科教育的比较。

1、宽泛的专业准入和转专业选择。学生在没有真正进入专业学习之前,不作专业锁定,学生入学后有一到两年的观察和磨合期,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选修各种专业课程,进行尝试性学习,从而作出对自己真正适合和有兴趣的专业选择。即使专业选择了,还有转专业的空间,提供多渠道转专业的制度安排。如:美国大学设有专门通识学院,是为没有确定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的“缓冲地带”,学生在通识学院选修各种课程,在大二时确定专业。

2、灵活多样的课程平台。为支撑学生专业选择的调整和转化,院校设有灵活多样的课程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专业学习的需要,选择专业课程,完成专业主修和辅修的方向。比如:美国大学采用模块课程和通识课程,学生可以通过修读不同模块课程,获得不同专业的学位。

3、重在实践的学习内容。国外大学在课堂教学上注重讨论式教学,而课堂教学之余,课外实践占有很大比例,学校设有实验室、研究所、艺术中心、体育场馆等实习、实践平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兴趣,选择参与课外实践,实现专业实践体验,甚至进行科研探索。如:英国拉夫堡大学拥有欧洲最大的体育训练中心和科研机构,全校41%的学生参与体育队活动,有的学生把体育作为爱好,有的学生则把体育作为专业深造目标。

4、重在个性和能力发展的学业评价。国外大学不以应试式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业,而是通过学生在课程修读、讨论、实践、考试、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的综合表现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以学分制计算,学生只要修读完成相应学分,即可完成该门课程和专业的学业要求。有的大学课程学业评价,在课内课外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提交书面申请,选择自己擅长的评价形式。

总的来说,国外大学提供的是宽泛的专业入学和转专业的度;课程的自主选择修读度;个性发展和兴趣探索的自由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