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几个硕士?

扈曾信扈曾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今年刚读完哲学(哲学研究)硕士学位,来答一波。 先放图,证明不是无中生有。 我本科学的是金融数学(这个专业现在被叫做Quantitative Finance),大二时以专业第二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由于当时对哲学感兴趣而且觉得读博压力太大,于是选择了保送至人大的哲学院读研。人大是我很喜欢的大学所以当初的选择没有后悔。 在人大哲学院就读的三年期间,因为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我本科的知识结构比较匹配,所以学习的过程非常顺利,也获得了很好的学术训练。同时我在研一的时候通过了CPA的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在研二的时候通过法考。

在三年的研究生期间,我也一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一直在尝试各种机会。在研三的时候,我拿到了一份top律所的offer同时也收到了某top券商HR给的面试机会,最终选择了去律所就业。但在律所工作的半年深感自己并不是适合做律师,在犹豫了一年之后最终决定辞职出国留学。 于是在2019年底我离开了待了六年的北京前往英国。

在英国我一边备考PTE一边了解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最终选择了UCL的哲学(哲学研究)专业作为自己将来的深造领域。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申请特别难,我拿到了UCL的offer但因为各种条件限制暂时还无法入学。所以目前我还是以PTE为业,在等待UCL的offer转化为con-offer。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我将拥有两个硕士学位! 其实我的计划本来是在英国完成philosophy of mind/epistemology这两个领域的PhD的,但是经过这一年多的折腾我对未来的规划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也许我会再读一个LLM或者MA,但无论如何我都想留在英国工作一段时间再回国。 现在虽然还没入学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已经开始上网课了(笑) 至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读这么多硕士,我想说的是在不同的阶段人的目标其实是有变化的。

我本科的时候想考研是因为不想大学毕业就工作,希望继续读书深造;但到了研一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并不喜欢搞学术,因此才转专业读法律想今后从事律政相关的工作。但读了两年法律后我发现自己不适合当律师,于是才有了现在的种种经历。不过我依然相信“条条大陆通罗马”,只要我坚持我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笑)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敬俊彤敬俊彤优质答主

读一个硕士是完全正确的选择。在专业方面,如果本科期间的基础课程和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程有较大差异,那么建议选择一个与本科不同的专业,因为从零基础开始学起更有优势。至于如何选择硕士项目,需要综合考虑所选院校和专业的排名、就业前景以及个人情况等。

如果选择与本科相同的专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如果未来有深造意向,比如博士或学术研究,可以考虑选择导师和科研资源更优质的院校。如果只是想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可以选择一个与本科不同的但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总体上,读一个高水平且具有就业优势的硕士足以。在学术竞争激烈、内卷严重的今天,过度追求高学历并不划算,反而可能延误就业时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