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钱叫什么意思?

凤芸舒凤芸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就要谈谈 澳大利亚的货币制度了,因为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曾经有过两套货币体系。 目前仍在使用的澳元(AUD)起源于英联邦货币体系下的旧澳币(C1935),背面有维多利亚州女王头像或国徽,在2006年之前印有面值“Australian Dollar”字样。而另一套已废除的货币体系下的纸币印有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也是澳大利亚元首)的头像及“Bank of England Note”字样。这套系统于公元1917年至1973年间发行,直到1984年才正式废钞。 至于为什么会有两套货币体系的存在呢?这就不得不提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欧洲诸国纷纷进入战时经济状态,实行配给制和限价令,导致国际收支出现巨幅逆差,英国政府的英镑储备大幅减少,为了维持战时的国际信誉,英国政府不得不从国外购买物资,这其中就包括来自澳洲的大米、钢矿等战略物资。

当时英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不会为这些小破事儿发愁,于是乎就采用了帝国拨款(Imperial grant)的方式向澳洲输血,所谓的帝国拨款就是英国政府以借款的方式向澳洲政府提供资金,由澳洲政府直接投资生产和采购军需品。

到一战结束为止,英国政府通过帝国拨款共花费了约8亿英镑。当然这一笔钱不能让英国政府白白支出,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话事人,英帝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笔钱花得明明白白的——很多澳洲企业之所以能有崛起的机会,就是因为英国大公司不愿意或者不能涉足的行业都交由澳洲本土的企业进行生产,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则由英国政府出钱购买。

但好景不长,二战又开始了。

这次日本参与了战争,作为英帝殖民地,印度也加入了英方作战,因此对铁矿、石油等资源的需求剧增。然而此时欧洲大陆已经完全被战火笼罩,所有重要的工业产能都被轰炸殆尽,日本虽然是战争胜负的另一重要因素,但其本身工业实力远不及德国,加之资源匮乏,不可能完全靠本国力量满足这两个战场的对峙需求。

这个时候英国人就又想起那些“无用的殖民地”来了,尤其是澳大利亚,因为二战前澳大利亚刚刚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萧条期,工业方面除了矿产业外几乎没有其他重大发展,因此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不大,加上资源丰富,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

所以从1939年到1948年间,澳大利亚一共出口了价值22.5亿美元的矿产和其他商品给英国,其中铁矿石和煤炭的出口量分别增长了174%和362%,肉类、棉花和水果的出口额更是达到了战前的10倍! 这些物资大部分都被直接用于军队建设或者支援其他国家(主要是缅甸和印度),但在战后却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