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水吗?
先引用一句《布登勃洛克一家》里的话,这句引自小说最后一页的话恰好可以作为这个问答的结尾: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堂,那肯定就是大学的模样!」 虽然我毕业快两年了,但每每想起在哥廷根度过的三年时光,那些一起泡图书馆,实验室,寝室的日子就象昨天一样。
说到学习,不得不说,德国的教育体制让我受益终生。与国内本科教育阶段不同,在德国没有「必修课」的概念。除了一些文理兼收的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之外,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选修课。每个学期开始之前都有「选课系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职业规划选择要学的专业课。比如我们系就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重组技术」「植物生理学」等许多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可供选择。
每个学期末,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统计各系的人数,如果某个课程的选课人数不足,就会取消。这样不仅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整个教学体系非常高效。以我的硕士毕业设计为例,由于是最后一个学期,需要完成实验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很大。但是教授很理解我们,只要我们在规定的时间提交结果,就不考核我们的实验过程(一般实验环节占期末成绩的30%-50%)。最终,虽然我们交期末试卷的时间比别的组都晚,但成绩却是不逊于其他组的。
当然,教授们也不会放任不管,每门课都会配备答疑的「考试假」。考试前学生们可以自由约见教授或系主任,向他们询问考试的难点和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于刚来的国际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迅速了解专业动向和导师脾气的好机会。当然,多数时候导师们都是非常耐心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些非母语为德语的学生。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跟导师汇报论文进度时,由于很多单词听不懂,我支支吾吾地用英文完成了汇报。没想到导师欣然应允,并用非常流利的英语补充了很多我未表达清楚的研究细节。
最后,我想说,学习本来就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保持一个虚心的态度,并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则能够赋予你更好的成长平台和机会。我希望每一位读到此文的同学都能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