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就业前景如何?
作为一个在规划行业浸淫多年的从业者(未退休),很负责的告诉你,城市规划这个行业已经没落并且没有复兴的可能了! 为什么说城市规划行业已经没落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在的行业状况并找到未来的方向。 1950年以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机构隶属于城建局(后改为建设部),负责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五'代期间,国务院设立了城市建设总局,统一管理全国的城乡建设工作;'六'大后,国家计委成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司和基本建设司,分别负责全国计划范围内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管理以及全国重点城镇规划的编制审批等项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央政府逐步放开了对基本建设的管控,由各类专业公司、设计单位、咨询公司参与项目的策划、咨询和设计,同时,大量的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和咨询公司也开始进驻中国开展业务。与之相对应,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建设部也相继进行了若干次改革,将原部门内负责工程设计、监理、造价等的职能剥离出来,组建新的专门管理部门,或授权给行业组织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主管部门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局(以下简称“规建局”)。根据职责调整,规划建局的主要任务有五项: (一)组织拟订城乡发展战略和规划及相关政策; (二)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 (三)承担城乡规划实施中的监督、责任追究等工作;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及试点; (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城市规划相关的管理职责上,规建局主要发挥宏观决策和协调监管的作用,而具体的项目策划、研究和方案编制则委托给了相关专业机构。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在体制上是进步了一大步的。
那么为什么说城市规划行业没有复兴的可能了呢? 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到202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亿人左右(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而与之对应的却是土地供给的紧张和资源的日益衰竭。如何科学的进行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实现集约高效用地,这是目前和今后几年各级政府和工作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只会不断增强,而不会减弱。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现在从事城市规划的机构和人员远远达不到承载这样一项重要使命的要求。一方面,专业的规划设计单位缺乏,能够承接大型咨询项目和管理顾问工作的国际型公司更少;另一方面,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层次也普遍偏低于社会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问,谁来承担这项重要的任务——政府还是企业或者个人? 恐怕,只有政府这个惟一的公共事业提供者才能担此重任。
我判断,城市规划行业在现下这个阶段只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那些期待借助新技术和新理念打破现有格局的人们可能必须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