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但是累的地方不一样。 做实验的phd累在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刷数据。如果实验设计不好或者运气差,可能整天都是无用功(我导师说过他最惨的一天,一大早来到实验室,刷了一下午的数据,吃饭的时候才发邮件告诉师兄,说今天没有成果)。

累,但是累的地方不一样。 做实验的phd累在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刷数据。如果实验设计不好或者运气差,可能整天都是无用功(我导师说过他最惨的一天,一大早来到实验室,刷了一下午的数据,吃饭的时候才发邮件告诉师兄,说今天没有成果)。
1. 海外留学,尤其是博士阶段,其实没有想象的那样浪漫和高大上,一切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因为国外教授的评价体系比国内要宽松很多(因为他们不在乎你发文章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我驱动的能力,很容易就荒废了。
答主在UW-Madison读的Ph.D.,下面简单聊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和题主一样,也是从Master进入的PhD项目(不过不是USC,是UW),因此我的经历可能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因为我先念了Master再申请PhD的项目,所以我其实没有“直接申请”PhD这一说法。
我本科会计学,硕士财务管理,博士金融经济学 会计和金融都读过 我的感觉是 如果只考虑就业的话,金融的就业面更广一些(尤其是投行) 但如果考虑未来的人生,建议会计 因为会计是一门非常讲究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科学1.首先说学术,会计的学术路径其实是非常宽广的,不管是财务会计(FAR),管理会计(MA),
不需要 如果你申请的是PhD,那么一般只需要读一个学期的课(1年),然后进入Research阶段;如果你的目的是找工作,那就更没必要读PhD了,直接Master就行。 英国大部分学校都是两年制硕士,澳大利亚是1.5年,加拿大是2年,美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3-4年,每个学校的政策也不同。
谢邀 按现行法例,男65岁、女60岁可申领退休金(公务员法定退休年纪为男67岁、女62岁)。 在计划推出初期,退休年龄定得相当低,政府打算利用「低领取」来鼓励居民及早供款,并参与计划的运行。但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预期寿命的提高,这项措施已经不再有效。近年先后有学者及政策提出应调整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这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跟某省领导谈到科大的定位与未来发展,他提到的一个想法正好可以作答这个问题——为什么科大会火呢?因为科大是“时代的宠儿”!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申请的是spring 17(2016年9月份开始准备申请材料),目前仍然在等待通知。我大概将申请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说明,每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及需要准备的材料都有详细阐述,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泻药~ 简单写一下我两个孩子在香港读书的费用,给楼主一个参考。 我家两个宝贝,一个是2014年去的香港读初一,另一个是2016年去的香港读高一。在港期间都居住在学校宿舍。第一个孩子去的时候是在国内上完六年级的,然后考试进的香港学校。英语比较好,所以入学之后就直接进了英文部。
香港教育大学 TESOL 专业的授课型研究生课程是两年,一年修读必修和选修科目,第二年完成论文,顺利的话可以在两年内完成学业。虽然授课内容主要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方法为主,但是每一门学科都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
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对于题主的情况而言,去香港读书值不值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能否申请到合适的学校;二是将来是否打算在香港就业。
4分制,满分4.0 具体换算成GPA是100分制,85-100 GPA4.3-5.0(优等生)75-84 GPA3.5-4.2(中上)65-74 GPA2.8-3.4(中等)55-64 GPA2.0-2.7(中下)<55 GPA1.9以下(差) 用4分制来衡量的话,90+的成绩就是“特别优秀”了,
申请香港研究生,一般有三种结果 1、拿到录取通知书,准备办理入学手续; 2、收到学校的拒信,开始申请其他学校; 3、收到学校的延期录取通知,一般延期的学校会比之前的少,意味着难度增加了! 那收到拒信该怎么办呢?
1. 读香港的高中,一般指内地生申请香港的大学附属高中,也就是DSE体系;也有少数学生申请香港的私立学校,如英基学校协会,弘立中学等,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也能考进名校,但是比例远远低于大学附中。
这个我最有资格回答了,因为前几天刚刚带着老公孩子从香港回来。 首先,你在香港停留的签证(俗称“逗留签”)一定要有效!并且是在签证到期前返回到内地。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先上结论: 对于想提升英文水平的同学来说,VTC是性价比最高的课程; 但如果以获得身份为目的,则建议考雅思,因为IELTS有移民加分的优势。作为在美国读过Msc和BSc的人(都是纯英语授课),对香港的VTC和雅思考试都比较了解。
我申请的时候没有找留学中介,不过身边有很多朋友找过中介公司。据我所知,现在香港的申请都是网上先申请,没有中介帮忙填表或者做什么的,只是有些中介会帮学生填写CV2表格、整理材料等。但是文书和选校还是自己来做比较好。我个人认为,找不找中介都取决于自己对待申请的态度。
1. 香港的教育体制不同于内地,它是以学分制来衡量学生修读的学科总量及质量,因此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的自由度和选择的灵活性;而内地的高考、研究生考试乃至留学申请都是根据学生的考分和排名来进行筛选的,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分数越高,选择的机会越大!
我在港大读研的时候,认识一个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的姑娘。 刚入学时觉得她特别朴实,因为广东人本来就很朴实嘛哈哈哈。 结果过了一年发现她的英语可以飙到飞起,跟老外对答如流。 我特别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在内地有做外贸的经历。
本人2011年申请,2012春入学 商科 非HK本地生 非内地高考保送 本科 大概十月底十一月初投的简历给hr(早申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