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忌会什么?
1、不捡钱 不光是指路上的掉下来的钱了,还包括别人丢在垃圾桶里的硬币或纸币。很多日本人的价值观里,认为“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失主”是比“不偷盗”更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如果你看到路上有一块钱,而周围也没有什么行人,你大可放心地把它捡起来花掉。不过现在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见了。
2、不说废话 “时间就是金钱”“言多必失”等等类似的谚语在中国也广为流传,只不过没有日本的那么严格而已。在日本,如果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你在一旁插嘴或者反驳,那就会被认为是没教养的表现。当你想表达赞同的时候,最好等对方说完后表示;当你有不同意见时,最好等对方说完后再反驳(尽管在日本反驳上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3、不和长辈吵架 这一点和中国有些类似,指的是同辈间不要争风吃醋、大吵大闹。但是如果是和长辈的话,最好还是冷静地说出你的想法。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难缠的长辈,那种特别喜欢跟你抬杠的,跟你吵起来的。这时候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要被带节奏,否则越吵越是他们的胜算越多。
4、不打断别人讲话 这点和第一点类似,都是指不打断正在说话的人。当然,如果你是那个讲话的人,你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口水会被突然截胡。因为日本人虽然不怎么爱主动打断别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会在心里默默记下你要说的内容,等你说完了以后集中反馈给你的。因此就算你讲错了也无妨,他们一定会把正确的再补充回来。
5、不询问年龄工资等私人问题 在中国也很忌讳这些问题吧?不过比起中国,日本人会更进一步,连对方的身高体重都不问。因为人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天性,一旦你认为对方问这些是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你很可能就错怪人家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很莫名其妙的问题。
日本的禁忌是多方面的,涉及宗教、风俗、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因为日本人的禁忌风俗很多,而且十分讲究风水,所以有许多方面和中国是不同的。 例如,在日本红色是丧事的颜色,死人抬上山时要用红布盖尸,人死后,亲属要穿红衣服,这和中国以白色为丧葬颜色是不同的。又如,日本人过生日不过整寿,60岁以前逢十不过,叫“忌龄”,他们过寿要过“闰寿”。
除此之外,在和日本人交际往来中,尤其应该注意下面几种忌讳事项:
吉祥数字忌讳。日本的数字禁忌与中国差不多。日本人对于数字“4”与“6”是最忌讳的。因为他们讲究吉利,讨厌不祥。吉利数字是“8”取“发”的谐音发音谐音“生”,即生意生发,繁荣兴旺的吉利之数,它表示“发达”“生发”和“兴旺”。特别是“88”这个数字,就更加吉利了,日本人都把它用在婚礼和店堂开张时。所以你去日本,千万别坐46号汽车,也别去46号房间,更别与日本人提这些数字。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日本人把“4”与“死”联系起来,认为“4”这数字特别不祥。其实在日本,“4”字用假名表示是“shi”。
表示“死”的假名发音就是“shi”。同样,数字“6”字用假名表示就是“roku”。日本人忌讳它是因为“roku”与“roku(病死)”同音,所以“6”这数字日本人也是十分忌讳的。同样的原因,这两个数字组合起来的64他们也认为特别不吉利。当然他们也不喜欢7这个数字,因为汉字“七”与“死”都很晦气。在日语中,“七”是“shichi”,和“死”只有发音的长短区别,他们非常信“数灵说”。
见面招呼忌讳。日本人见面说你好,用“Konnichiwa",这是普通用语,如果你说“夕方、ご苦労さん”日语中是“辛苦了”的意思,这是不能对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的。因为使用场合仅限于熟人(或上下级之间)傍晚从工作场地回来或回到家里时所说(类似“下班了”)。说这种话会引起对方尴尬的,也会引起对方的怀疑,以为你和自己熟识,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厌恶的。
饮食方面忌讳。饮食方面忌讳较多,比如:吃饭时不要用筷子一次夹很大-块东西吃,也不要把筷子插到热饭中。喝汤时不要发出吸吮的声音。还有,吃鱼时不要用筷子从鱼头部位往鱼尾方向夹,因为这会惹日本人生气的。吃鱼从尾部向头部往相反方向夹,这是表示对烹调者赞赏,从头部向尾部夹是不礼貌的。吃寿司时,蘸汁要把鱼的这面(不是饭的这面)蘸进去,这是规矩。另外喝清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喝甜味饮料时不能用吸管等等。
生活方面忌讳。在生活方面,如日本人拜年时不能空手去,也不能带奇数个馒头作礼物;而且不能说“去你家玩”,得说“去你家住”他们认为,说玩就意味着只玩一会就回去了,而不是住下了。还有不要称呼太郎或子郎,这在日文中有“劳碌”的意思。
还有,不要送玫瑰花给日本人,玫瑰在日本的象征就是“色情”,这是一般商人都不能碰的东西,因此就成为禁忌。菊花是皇室的徽章,一般也不能随便用;樱花的凋零被认为非常美,但凋谢的樱花被认为是“弱者之花”被认为是禁忌之花。
工作方面禁忌。工作方面禁忌也很多,比如:日本人认为,工作不努力,而光说空话的人,最令人讨厌,他们工作时非常投入,努力忘我,而对空谈是深恶痛绝的。对上司不能说“你”,必须说“阁下”或者“某某总”,他们认为“你”是一种不友好的称呼。在公共场所,无论认识与否,不论男女,都不能手拉手走路,否则会认为是同性恋。
还有,对老年人称呼,如果是在30岁以下,可称“阿姨”和“叔叔”。如果超过30岁了,就不能这么叫,要按和自己的关系称呼。如年纪大些的女孩儿叫“阿姨”,可以称呼“前辈”。对于年纪大点的男员工可称“前辈”,或者直接称“某某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