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该压缩么?
我们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5门课,每一门课都是4个学分,共计20个学分。 必修包括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金融工程(分币种)和随机控制(分方向);选修包括公司理财、金融衍生品、期权与债券定价、信用风险、C++等。 我上的是金融工程专业,因此必修很多,共16个学分需要一年修完。然而到了第二年发现居然还有这么多课没有修完!!!于是又开始疯狂选修…… 所以从课程总量来看,的确不少。但是课程时间比较宽松,每门课3天左右,每天上课4小时(包含课后复习时间),期间会休息两天,所以实际花在每门课上的时间是周末两天半的时间。虽然内容比较多,但由于讲课速度不会很快,所以完全可以跟紧老师思路,自己课下再花些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如果个人学习效率高且不急于赶进度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好好复习,不用占用太多正常的学习时间。这样既保证了效率也减轻了压力。
我并不是因为课程难而没学明白,反而我觉得课程内容很丰富也很有意思,我是非常喜欢这些课程的。我认为学习的成效取决于个人,只要你愿意去学习并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学会的。 至于你说得缩减课程数量,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我感觉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了更多的知识,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开拓了视野,增加了阅历等等。如果说真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可能就是没能多到图书馆看看书,没能多去校园里走走,没能多出去吃吃喝喝玩耍.....(可惜没有如果能回到过去的时光机)
总之,无论课程多么丰富,时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学完所有的功课。因此要学会有所取舍,如果你认为某门课程对你未来工作更重要或者你个人更有兴趣,那你就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自己原本学习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再去挤占其他同学正常学习的时间。毕竟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应该懂得“和谐”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