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如何选取?

栗皓栗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明确一点,无论是什么专业,一定是先选老师再选学校!!!(这句话很重要) 因为老师是课题组(也是你未来的研究室)的负责人,你要想清楚你是否愿意跟这个导师。导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态度、是否有项目可跟等都会影响你对读研阶段的感受。毕竟之后三年你是要跟这个导师打交道时间最多的一个人。

当然在确定导师的时候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研究课题。如果你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那你在做研究生期间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但如果你本身对这个方向没有那么大的热情,只是为了读个研而在研究生期间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可能在你学习过程中就会有一些问题产生。 总之,在选导师时千万要多加注意。

然后就是学校,建议不要只考虑学校名气,更要关注这个学校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是否适合你。因为读研期间的你很可能没有太多时间出去旅行或者做其他事情,所以在读研的这段期间能在环境和氛围上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放松的地方是很重要的。就是该学校的资源平台,如有没有你想要跟的老师、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实验室等等。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有很多同学择校时会考虑985/211之类的问题。其实就现在这个社会而言,很多用人单位并不会在意你毕业的学校是否是985/211.反而是看你的本科专业与所报考的专业是不是一个学科门类,如果是的话那就很占便宜了。因为你的本科基础在学新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优势。

弓俊乐弓俊乐优质答主

硕士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学术型硕士即我们经常提及的“学术学位”,以研究型人才为主。

专业型硕士即我们经常提及的“专业学位”,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选择学术型硕士的考生,以对某一基础学科抱有极大研究兴趣并有意在博士毕业之后当大学老师或从事科研为最终目标者为宜。选择专业型硕士的考生以对某一行业有兴趣并意欲在拿到研究生文凭后尽快就业为最终目标为宜。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选择专业型硕士更好就业、更易实现考研的“跳板”功能。

就全国而言,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是“招生计划双规增长的”,即教育部单独为专业型硕士制定招生计划并每年递增(2010年达45万,约占当年研究生录取总数的58%),不以削减学术型硕士招生计划为前提;从某些个学校来说,有些学校专业型硕士的招生指标是由原学术型硕士指标转变而来,考生应注意查看自己所报学校当年招生简章。在很多学校中,学术型硕士计划内公费生名额多于专业型硕士,部分专业型硕士需要考生自费攻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