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心理学科吗?
日本有心理学科吗?据我了解应该是有。但我觉得日本的心理咨询师没有中国人靠谱,毕竟语言障碍以及文化的差异还是存在的。不过有需求的朋友还是可以去日本找心理咨询师。
中日心理咨询师的区别
思维方式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艾贝索曾说:“东方人寻求如同,西方人趋向于改变。”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人,尤其是美国人文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看重个人主义,注重个人财产,比较注重功名利禄,争强好胜。所以他们的心理咨询师主要致力于解决人的生存危机即生存压力,并认为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主观臆造、无病呻吟或以追求名利,而实际上人们的问题大都是真实的,有种种症状表现。东方的人文以集体为中心,比较看重“家”的观念,比较淡泊个人财富,比较懂得“知足者常乐”、“留的一分余地,活得一份自在”,所以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包括台湾、香港)相对比较看重人的生存环境及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认为许多所谓的心理问题是大自然正常的反应,是功名利禄、争权夺势等生存压力造成的。其实西方的观念也是有其可取之处,只不过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文化背景、受教育的差异。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心理咨询师大都出自生物学、精神病学、药学等人文专业毕业者,基本上是系统的专业训练制成的。而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管理、医学专业,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尤其是对神经症、心理疾病的诊治不是十分擅长。特别是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才刚刚起步,不像西方国家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差异还表现在中、西方人对问题的心态上。中国人认为有问题是正常的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中国人能较豁达、恬淡地对待事物,追求精神上的安静、闲适。而西方人则认为有问题就是奇怪的事,应该认真查明原因,追求科学意义上的解释。所以西方的咨询师一般都能对来访者坦诚相见,直截了当地回答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而中国人则比较含含糊糊,甚至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回避尖锐的问题。当然文化背景也可以造就或引发心理问题,这将是下一个话题。
心理咨询有何意义
从性质上看,心理咨询是一种人类精神上的活动。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话或聊天,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咨询者(主要是指心理咨询师)必须拥有一定的心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二是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谋求被咨询者的心理健康的改善;三是通过交谈(主要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等心理技巧的作用。
从目的上看,心理咨询的目的是改进心理品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品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中那些有利于身心和谐、成长和发展的成分。例如心理发育成熟、人格完善、心理素质坚韧、人际关系和谐等。被咨询者心理健康改善的主要表现是: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对社会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有了较稳固心理咨询的对象,人格向积极方向发展,心理素质良好,适应能力提高。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指的是针对心理上的问题,给与咨询,使求询者改善对环境适应不良的行为,并且强调在现实生活中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心理治疗指的是通过对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病理过程的综合分析,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环境治疗等,主要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矛盾,解决情感心理上的冲突对生理心理的影响,强调心理治疗期间,对病因的分析,治疗一防止复发,强调医疗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