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科以后可以选什么专业?
1.哲学类 包含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四个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经济哲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主要课程: 专业课主要有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原理等。
公共课除了政治、英语外,还有高等数学(经管类)、物理(理工科类)、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相关专业)等等。
就业概况: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虽然不是很高,但人才需求的信息反馈表明,需求信息还是相对稳定的。由于受到社会客观认可程度及就业准入门槛等因素的影响,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公关宣传部门。在就业地区分布上,则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中心城市。
在薪资水平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工资指导价,哲学科目的职业中,教授的平均年薪最高,达到17.96万元;其次是研究员/副研究员,平均薪酬也超过15万。
值得一提的是,在统计到的49个职业中,哲学类的职业平均年薪排第18名,高于平均水平的职业占73%,低于平均水平的仅18%。 可见不论是从未来的选择范围还是薪酬水平上看,学习哲学对高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抉择。
2.经济学类 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保险、财政税收等专业,具体可根据未来规划选择学硕或专硕。
主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博弈论、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等。
就业前景: 作为“万金油”专业,经济学的就业面非常广。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政府机构,都可以看到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影子。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届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3.9万人,到2019年的时候已经增至15.1万人,增长率达10.2%。从近两年的就业率来看,在本科所有专业中处于中等水平。 在薪资水平方面,根据2018年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高校本科生毕业薪酬排行前十的专业中,就有三个是经济学相关专业,分别是金融学(8770元)、经济学(9198元)和国际贸易(9496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门专业的对口就业率都超过了八成,并且都有一定比例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如果考生考虑今后的长远发展,这三个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