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分为哪些类型?
1、按培养对象分 研究生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种。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但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有所区别。 学术型研究生侧重于理论研究,一般学习年限2~3年,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的在校生或已经获得硕士学位但有继续深造需求的毕业生;专业型研究生侧重于应用实践,部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时间可达4~5年,主要面向具有一定职业背景的、希望提高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在职人群。当前,大部分院校的研究生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硕(两年),第二阶段是专硕(一年半)。学硕与专硕均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区分,所获得的证书没有不同。
2、按考试方式分 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全国统考和单独考试两种方式。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的入学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确定的合格分数线,方可进入复试,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除参加全国统考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选择独立组织的“单独考试”。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通常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或者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水平,属于在职人员。报考条件严格,招生名额较少。
3、按学科性质分 研究生有工学、农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下面又划分许多一级学科,如工学下面划分为69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门类的名称中,“学”字表示基础性研究,“术”字表示应用性研究。 “工学”“农学”“医学”属于基础性研究的学科门类,因此用“学”;“经济学”“管理学”则属于应用性强的学科,因此用“术”。 用“学”的学科门类中,有些一级学科下设多个二级学科,这种设有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称为“二级学科”。用数字标明的27个“二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某一学科的最高研究水平,这些三级学科通常是划分博士点(即最高学位授予点,博士点原则上只能设在二级学科上)的关键依据。